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与修改、修正的历史考察
    35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正华
  • 文章详细地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及其三次修改、五次修正的基本过程,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我国立宪、修宪中的主要特点,充分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在制订、修改、修正的过程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总结与评价
    40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文
  • 与国际标准模式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略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这一现象是中国独特的工业化道路造成的;20世纪肋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换的客观需求,而且一直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一直保持这一趋势。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关系探讨
    37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邱国盛
  • 作为同一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本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由于现代化启动并发生于特殊的历史时代,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经历长期的曲折反复,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才最终走上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始末
    57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刘美玲 赵月琴
  • 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从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逐步统一财经工作,到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正式决定建立,经过筹备,于1949年7月12日正式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是由原中央财政经济部与华北财经委员会合并成立的,简称“中财委”,由陈云任主任、薄一波任副主任。中财委成立后在短短两个月内,在稳定当时的金融物价、统一财经管理、调整工商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建国初期财政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10月21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5午后,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撤消,其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跨世纪的强军战略——学习江泽民关于科技强军的论述
    42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真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敏锐洞察科学技术在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的新形势,指明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他根据世界军事发展新形势,适时提出“两个转变”,把抢占军事制高点作为我军质量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江泽民高度重视国防高科技创新,强调要尽快掌握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所需要的新的“杀手锏”;他阐明科技强军关键在人才,提出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科技强军推动军队质量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36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于化民
  •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把握军事领域的新变化,做出了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推进军队质量建设的重大决策。人民解放军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全面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各项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武器装备研制步伐;掀起科技练兵高潮,创新作战理论;继续裁减军队员额,优化组织结构;深化后勤体制改革,提高保障能力;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我军质量建设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在现代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美国国会与美国政府对华决策(1949.1~1950.6)
    36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徐红艳
  •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国会深深卷入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过程。当时,美国国会要求政府继续给予国民党政权经济、军事援助,主张军事保卫台湾,反对承认新中国。美国国会议员援蒋反共的行为动机既有传统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受特殊时代背景的制约。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国会在对华决策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影响并非支配性的。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反应(1966~1968)
    389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唐小松
  • 1966年7月,迫于国际局势的压力,约翰逊政府提出了“遏制但不孤立”中国的政策,但该政策提出后并没有得到有始有终的实施。美国学者的一种观点认为,其原因在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阻碍了美国的外交努力,使中美之间失去了一次改善关系的重要机会。然而,美国国务院最新解密的外交政策档案显示,这一观点的准确性值得怀疑。美国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反应有自己的政策考虑:它为中国这场内乱设定了目标;即希望这场运动导致中国政局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1967年中后期,随着“文化大革命”局势的渐趋稳定,美国的期望落空,美国政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中国信息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
    37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姜爱林
  • 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是一个舶来品,它所反映的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一种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前,信息化在中国主要是以“电子工业”的面貌予以体现;改革开放以……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实践
    33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养第[1] 韩英[2]
  • 随着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但全面恢复了民族工作机构,而且重申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各项民族政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大政治优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民族地区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民族地区必将迎来其发展史上新的历史性机遇,将进一步印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研究
    49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陈辉 谢世诚
  •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委员会对保甲组织的取代及其对社会的整合作用,是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和民主自治思想在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表明我国基层社区控制的主体由传统社会中的士绅阶层和家族宗法组织逐步转化为现代社会中的平民阶层和民主自治组织,为实现从传统宗法社会向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
    39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李永芳
  • 人类在产生之初主要是依靠天然洞穴作为防风御寒的栖息之所,秦以降乡村住所形制主要是土木结构的建筑物,民国时期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30年乡村居住形式变化不大,其形式大致为草房、瓦房、石板房、平顶房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村居住形式发生了巨变:房屋由草木结构向砖瓦结构再向钢筋水泥结构发展;居民点由集中向分散发展,单家独院日益增多;农民在市郊购房、城镇建房的数量日渐增多;一些富村或乡镇企业对一些弱村穷村进行兼并;室内家具由传统式向新式、现代组合式发展;一场不甚起眼但又与居住形式密切相关的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1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丁力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四次战略性结构调整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回顾这四次战略性结构调整,可以看到其历史规律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绝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生产力的解放。只有从体制和政策上入手,对交织为一个整体的体制和政策问题都进行根本性的、配套式的调整,中国的“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当代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38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段强
  • 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旅游业初创时期的实际,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旅游业和怎样发展旅游业的重大理论问题,体现了他对旅游经济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为我国旅游业的崛起和腾飞奠定了政策框架的根基,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促进了旅游生产力的全面增长和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宝库中极具特色的篇章,学习、研究和实践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对推动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对国民经济的艰苦调整
    417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袁宝华
  • 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原是想打破常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尽快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但事与愿违,由于基础建设投资过大,职工人数增长过多,又加上连续3年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困难越来越大.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我作为当时国家经委副主任,参与了这次国民经济调整,此文介绍了当时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提出的背景.在毛主席倡导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后,周总理指定我带领调查组去弓长岭矿山和鞍山钢铁公司进行调查,回来后向中央报送了调查报告,中央一方面从宏观上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整,同时也在微观上对企业进行整顿,在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1 页码:
  • 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33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廖良初
  •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党建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对我党性质和宗旨的新概括和新体现,是对我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的新要求.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1 页码:
  •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
    38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沈志华
  • 向国外派遣大量专家和顾问,是冷战时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别现象.本文以大量中国地方档案和俄国解密档案及当事人回忆为依据,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在华苏联专家的基本状况.作者认为,10年之间约2万名苏联专家来华,完全是中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要求;中苏双方对短时间内大量专家来华都缺乏必要的准备和严格的管理;1954-1956年是专家来华的高潮,受波兰事件影响,从1957年双方加强对专家来华的控制;1957-1960年中国实行少而精的原则,特别要求增加国防新技术专家,但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专家工作停顿.苏联派往中国的专家人数最多,时间最长,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1 页码:
  • 浅论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背景
    33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卢宁
  • 中美大使级会谈是一个僵持性谈判.在冷战白热化的年代里,中美两国为什么要启动这样一个双边谈判?了解启动中美大使级变化的历史背景,有助于了解我们理解其僵持的原因.本文认为,中美两国启动大使级谈判的背景为日后双方的谈判出现长期僵持局面埋下了伏笔.在要不要进行双边接触的问题上,中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态度.基于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中国一直在积极地寻求双边接触的办法和途径,而美国则不断地回避接触,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爆发并没有促使美国与中国进行直接接触,而中国随后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却迫使美国不得不考虑通过双边接触的方式化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1 页码:
  • 60年代美国对中苏冲突事件的观念演变及其对华政策
    403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唐小松
  •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心想分化中苏同盟,争取中国脱离苏联,学术界对此早有研究,但60年代,当中苏分裂真正发生后,美国却逐步改变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这是被史学家们忽视的问题,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中苏分裂事件的观念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肯尼迪政府执政之初曾短暂地认为,美国争取中国脱离苏联符合自己的利益,并于1962年底提出过所谓对中国"微开门"的方针.但进入1963年后,美国决策者开始挑选自己的"头号敌人",最终他们错误地选择了中国充当这一角色.60年代美国民主党政府之所以未能跨出对华政策的关键一步与其对中国的偏见是分不开的.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1 页码:
  • "汪辜会谈"的成因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36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费虹寰
  • 1993年4月27-29日,海峡两岸人士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的会谈--"汪辜会谈",这是两岸隔绝40多年首次公开高层商谈.1989-1993年中美关系的新变化和台湾问题的凸显,是"汪辜会谈"实现的重要背景,此外,通过政治谈判实现统一逐渐成为共识、台湾当局的现实政治需要及两岸经贸的长足发展都使"汪辜会谈"的实现呈现出不可扭转的趋势.在"汪辜会谈"的预备性磋商中,"一个中国"原则如何表述成为双方商谈的焦点.对于海峡两岸的新变化--"汪辜会谈",美国的态度是谨慎而模糊的,这反映了美国在此地区的利益.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实质上是既承认口头上的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1 页码: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