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期刊检索:      
标题: 作者: 单位: 
  • 中国经济史学会2002年年会现代组讨论综述
    33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林柏[1] 陈华[2]
  • 2002年4月19日,中国经济史学会2002年年会在山西大学隆重举行。为在短短几天内获得富有成效的研讨结果,大会专门分组进行了学术交流。现代组有24名专家学者参加讨论,提交论文近20篇。会议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市场发育与区域经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发……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建国初期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改革
    41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志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在华北农村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改革封建婚姻制度已成当务之急。1950年5月我国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后,在华北农村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的婚姻制度改革,经过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和建立婚姻登记制度,最终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向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嬗变。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39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王跃生
  • 文章着重就开展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意义,迄今这方面研究的状态、不足,分析视角等作了初步考察。指出1940~1990年是中国农村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期,农民的婚姻家庭行为所受触动之大是史无前例的。目前完整经历过社会变革影响的人口群体和调查对象日渐萎缩和减少,因而非常有必要加大对这一研究的投入。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中共对外政策和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起步与发展
    35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章百家
  • 中外关系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中共对外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研究基本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展的。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外关系史研究领域的拓展过程,介绍了有关中共对外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史料情况,对近年来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述评,涉及的时间范围从解放战争时期起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指出了当前有关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九一三”事件后中国国防工业的初步整顿
    39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刘志青
  • “九一三”事件后,中共中央鉴于当时国防工业管理体制混乱、领导班子不团结、产品质量差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决定由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余秋里领导整顿。他们依靠各级干部、国防科研人员、生产战线的工人、担负试验任务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排除“左”倾错误的破坏和干扰,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坚决地清理和整顿,不仅稳定了工作秩序,保证了国防工业科研、试验、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也为1975年的全面整顿奠定了基础。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理性地认识和思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大备战”
    366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徐奎
  •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战争准备。这次战备,是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当时严峻的国家安全环境的必然反应,其决策的正确性不容置疑。这次战备有得有失,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但同时也给国家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汲取这次战备的经验和教训,对做好新时期的军事斗争准备不无裨益。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最大的国情与终极的关怀——《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评介
    33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杨凤城[1] 辛逸[2]
  • 当代中国,农民始终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三农”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实现“三农”现代化给理论界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曲折而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极富想像力和创造精神的农村变革……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我国现有各社会阶层不存在阶级对立
    382 人次已浏览
  • 作者:秋石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结构重要方面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在社会层面的客……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近20年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研究述评
    37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刘辉
  • 综观80年代末以来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有关研究,其探讨的重点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经过了一个从孕育、形成、发展到最终放弃的过程。对于其孕育、形成和发展……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2001年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
    424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邵长兴
  • 一、经国务院批准,第三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2001年12月13日成立并于同月19日举行第一次会议。李铁映连任组长;朱佳木任常务副组长;高强、徐根初、毛福民任副组长。二、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历史研究:从过程描述向理论描述的转化
    38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于沛
  • 史学理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珲论就没有历史科学。在当代历史研究中,十分重视从历史过程的描述向理论的描述转化。这种转化,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深刻的……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中国口述史学现状
    420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杨祥银
  • 确切地评价中国的口述史学很难。正如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康涅狄克大学教授Bruce M.Stave所说,“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口述史学的状况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像北京城的建筑一样,一切似乎都藏在城墙后面。如果有人试图寻找口述史学活动或者……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0 No.4 页码:
  •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开展国史研究
    38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学习中心组
  • 国史研究是党领导的社会科学事业,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党的历史和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好国史研究的重点问题,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研究国史、撰写国史,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好国史研究中是非判断的标准问题,国史的主流是成就是经验,国史研究的重点也只能是建国以后的成就和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老一代革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408 人次已浏览
  • 作者:金冲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成功地解决了国体、政体、经济建设方针、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当时制定的相关政策不仅符合那时中国的国情,使中国得到稳定和发展,而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为我国此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同样是在当时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和实施的,是得到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的。“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研究国史、写好国史。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珍惜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历史——论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失误
    341 人次已浏览
  • 作者:张荣生
  • “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党史、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年浩劫”这一寓意抹杀一切的不准确表述,不宜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代名词。为了正确地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对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的具体言行应予辩证扬弃。批判前人的失误,应取适度宽容的历史主义态度,不宜苛责。为了保证党和社会主义政权不变质并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永不动摇地坚持按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的框架看待党史、国史。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05 人次已浏览
  • 作者:汪青松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1956年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挫折。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有助于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新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新业绩。
  • 摘要[ Word 0.0 KB ] 2002 Vol.9 No.5 页码:
«  2  3  4  5  6  7  8  9  10  11 »